一、前言
本書大部分篇章,都側重在討論由於腦神經的先天器質性(非心理性)異常,所引發的各種神經精神障礙,本章則把重點放在後天性的非器質性(心理性)情緒障礙;大部份後天性情緒障礙。都是由於孩童遭受到心理創傷後所導致的,而孩童心理創傷的加害者,有很大比例都是來自父母(有毒父母),本文的重點就是在於提醒家長如何避免成為有毒的父母。
二、何謂「有毒的父母」
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蘇珊·福沃德在《Toxic Parents》這本書(中文也有譯成〝有毒父母〞或〝原生家庭〞)中有如下描述:父母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,會在我們心中種下許許多多顆的種子,適任的父母所有種下的是愛、尊重和獨立。
有問題父母種下的則是恐懼,憤怒,罪惡感。對於這些傷害型的父母,作者稱他們為「有毒父母」。
這些父母加之在孩子身上的情感傷害,就好像化學毒素一樣,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,而孩子遭受到的痛苦,也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加深。
結果把原本應該是樂觀開朗、正面、負責任、高情商(EQ)、幸福的小孩,由於父母親的身教及言教態度方法不正確,結果把小孩扭曲成悲觀、負面、自卑、痛苦、焦慮、憤怒、內向、極端、暴躁的性格。
父母對童年時期孩子肆無忌憚的否定、嘲笑、打罵攻擊、不合理安排等,都會對孩子幼小心靈產生「創傷後症候群」。且經常是舊傷未癒,又加上新傷。日積月累經年下來,終於造成了無法磨滅的心靈損傷,這些損傷也會沉積到潛意識中,成為人格的一部份。
人對於外來的創傷,如被施暴、性侵、喪親、天災人禍等,而產生並殘留的無助,憤怒、焦慮、恐慌、失眠、自律神經失調、作惡夢等都統稱之為創傷後症候群(Post-Tra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。
成人對於創傷的承受力比較強,因此「有毒父母」所引發小孩的PTSD,比成人的PTSD更嚴重,會造成無心於課業、注意力無法集中(ADD)、過動(ADHD)、強迫症(OCD)、憂鬱症、恐慌症等,也會影響到孩子日後選擇所過生活的方式,與人相處的方式,結婚後對待另一半的方式,受害小孩甚至會複製父母的錯誤言行方法,採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,來對待(對付)他自己的孩子,因此,有毒父母的魔咒,有可能是會代代相傳的。
以上這些負面的影響,就好像人被下了魔咒一樣,終身都支配持續影響著孩子的生活及人格特質,這種父母就屬於有傷害型的父母,也就是通稱的「有毒父母」。
父母是孩童的天與地,孩子沒有獨立求生能力,父母親就是他們的一切(天與地),父母親會說: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、「虎毒不食子」。小孩也會覺得「父母永遠是對的」,對於父母的一切行為語言,都只能毫無保留的接受,孩童對於父母所施加在他身上的言語或身體暴力,並無防範或對抗能力,他們於是得到了是自己做了「壞事」在先,才惹得父母發火的結論。
父母長期持續的錯誤言語及行動,就好像化學毒素一樣,進入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,形塑了孩子的性格,不過絕大多數成年人,並不會把自己的情緒障礙或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人際關係不順遂,跟自己的父母聯繫起來,就算經心理專家分析提醒,雙方(父母及子女)也都會同步極力否認他們的親子關係存在問題。
父母更是不大可能認錯,他們大都會強調自己是十分愛孩子的,所以才會用這種「正確」(他自己以為正確)的方法來管教小孩。而這些有毒父母的〝Know
How〞又有可能是傳承自他們自己的父母。
作者奉行的信條是「天下沒有不是的孩子」。因為小孩有很多來自基因遺傳的特質是無法被後天「改造」的,如果父母不思儘量提供愛、包容與溫暖,而是想要強力改造孩子,通常都不可能如願,最終必須自己承受後果。
三、有毒父母的類型
有毒父母可分為很多類型 : 言語虐待型父母、天下無不是父母、操控型父母、酗酒型父母、身體虐待型父母、低功能型父母、性虐待父母、異性戀堅持父母、過度溺愛型父母。
A.言語虐待型父母:
言語虐待對孩童性格的影響,比身體虐待還嚴重,孩子最怕聽到的虐待言語如下 :
1.後悔生下你
「我當初不該生下你」、「我真希望生下的不是你」、「當初應該把你打掉」。
小孩原本應該是被愛的,感受得到人生的價值,可是在母親這種惡毒言語澆灌成長的小孩,往往覺得自己不該活在世界上,被全盤否定的殺傷力最大,孩童很容易產生厭世自殺傾向。
2.威脅要拋棄小孩
「不要你了!」、「我要一走了之,讓你找不到我」、「要把你賣掉」。
小孩完全依賴父母,無法獨自生存,被拋棄等同死亡,在這種拋棄威脅下成長的小孩,一直缺少安全感,也會擔心被伴侶拋棄。
人的智力能力主要是來自父母基因天生的,父母應有自知之明,父母親應該把小孩當成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,多給予鼓勵包容,如果對其學習或課業表現一直不滿意,就直接羞辱小孩「笨」或諷刺、嘲笑、挖苦、攻擊、抱怨的話,小孩的自信心就培養不起來,將來自卑感會很重。
如果是有先天學習障礙體質或智力(IQ)中下的小孩,那父母親就必須花更大的心力來協助。
4.貶損小孩長相外表
批評小孩的矮、胖、醜、小眼睛、暴牙;就算小孩得分真的不高,但那也是來自父母遺傳天生的,給予批評也不可能改變什麼,而是必須要給小孩自信心,採取避重就輕策略,告訴小孩人不能只看外表,而是要注重內在品格、道德學問。
5.性別學業歧視
把重男輕女的口頭禪掛在嘴邊,把自己的小孩跟別人家小孩比,甚至對自己的親生小孩之間也有差別待遇,不但影響孩子情緒,也會在兄弟姐妹間製造矛盾爭寵失和。
6.說話不算話
本來說好要小孩能達到某一標準,就要給予獎勵,但卻一直黃牛不兌現,還有說一大堆推託歪理,讓小孩對外界產生不相信、不安全感。
B.天下無不是型父母
有一30歲女孩,因為強烈的焦慮、恐慌、失眠、且人際關係很糟糕,預約去看心理醫師。
心理醫師問起她跟父母的關係時,她一開始還說父母對她特別好,當醫師問她父母有沒有傷害過她時,她就哭了起來。
原來她就讀高一時,未婚懷孕,身為基督教牧師的父親,就開始天天咒罵她,說她的行為,汙染了家庭及教會,一直罵到她成年離家居住,但不論何時發生了什麼不順遂的事,父親就會舊事重提,說當時如果不是她做錯事,就不致於如此。
她並不覺得父親有錯,因為父親都是為她好,當然父親也不可能承認有錯,不過這種創傷症候群日積月累下來,讓她產生了焦慮,自責、長期失眠,不會與人交往,對於升職加薪都無法覺得開心。
C.操控型父母
有一單親媽媽,對兒子的照顧無微不至,雖然兒子的學業成績好,工作也好,但是到了50歲,仍然沒有結婚,其實她交了好幾位女朋友,但都過不了母親這一關,而結不成婚。
這種被母親過度操控的孩子,常會變成〝媽寶〞,事無大小,凡事都主動請示媽媽意見。
其實在潛意識中,媽媽很怕失去唯一的親人-兒子,兒子就算結了婚,也很容易婆媳關係不好,因為媳婦就是要來搶她兒子的壞人。
D.酗酒型父母
有一位結過也離婚過兩次婚的40歲女性,兩次結婚的對象都是酗酒者,她因多種情緒困擾而求助心理醫師,心理醫師發現她已過世的父親也是酒精中毒者,酗酒者大多屬於弱勢族群,並不容易主動對兒女造成身心傷害,反而需要被人照顧。
此女士與父親感情很好,一直陪伴父親至過世,她的兩次婚姻對象都是酗酒者,這並非偶發現象,而是一種共依存現象。
父親雖然已經過世,但她在潛意識中還是想要照顧酗酒者,希望結婚對象戒掉酒癮走上正途。
E.低功能父母
有一位四十歲已婚工作狂男性,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,因此與家人關係淡薄,他只要一不工作,就會覺得很痛苦難過,心理醫師得知他十歲時,就是家裡的小大人,負責照顧臥病在床的母親以及張羅弟妹飲食,父親除了定期拿錢回家,難得一見人影,他的童年就是這樣度過的。
長期下來,他其實是長期處在高壓力下,責任感很重,總想把事情做好一點,因此變成大家公認的「工作狂」。
F.身體虐待型父母
個案: 有天門診來了一位身高190公分,體重85公斤,體格壯碩結實的軍人,他的主訴是從小學開始,就經常遭受同學的霸凌欺負,與父母兄弟的關係亦不和諧,父親不但家暴經常打母親,他本人也常因不聽話而被父親毒打。他目前雖然是職業軍人,但還是經常被長官羞辱責罵,雖然軍方由於曾發生過虐死人事件,因而對會留下物證的肉體處罰有所收斂,但是口頭精神上的霸凌卻沒有少過。他最後的結論是,從小就被所有周遭的人霸凌至今。
「您長得這麼高大健壯,怎摩會有人敢霸凌您?」作者不解的問。
士兵說:「我小時候人很小隻,到了高中才突然長大」。
經過仔細問診後,百分之百確認他就是典型的亞斯伯格症患者(見本書的O章)。
由於亞斯人跟他人的溝通互動有欠順暢,因此他一直感覺得長期被他人不公平的對待,他除了沒有幻聽幻覺之外,舉凡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失眠、焦慮、強迫症、過動、注意不集中、躁鬱症、恐慌症都有。判讀他的3D立體腦波(3D EEG),看他在做加法的時候的腦波,就可以得知他是一個非常容易緊張,有恐慌及強迫症的人,於是問他說:「您有沒有常暴怒或打過人?」「其實我每天都很憤怒,隨時想揍人,因為我看什麼人都不順眼,不過想到打人的後果難以收拾,所以我都咬牙忍了下來。」
由於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腦神經組織網絡,並無法如常人般健全,因此所能承受壓力的閥域(threshold)也比較小,自行調適的能力相對較差,小時候常被父親毒打,加上家庭氛圍不夠溫暖,學校同學及師長、軍中戰友、長官社會支持度不足,亞斯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表現出焦慮、失眠等狀況而向精神科醫師求助,因此亞斯患者也比較容易跟「反社會型人格」及「邊緣性人格」扯上關係。其實反社會及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格特質,有很多特點都是跟亞斯伯格症相重疊的。
令人擔心的是,如果有一天此患者結婚有了小孩,很可能會仿效父親家暴配偶及小孩,因為他會覺得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手段。
G.異性戀堅持父母
台灣在法律上容許同婚,也就是男男、女女可正式結婚,不過老一輩的人在觀念上還沒能轉得過來。
其實性別認同是在胎兒時期就形成的,主要是因為胎兒腦部發育時,受到雌性或雄性環境荷爾蒙所干擾而形成的,人類把工業廢棄物大量排放到環境中,也就是把海洋當汙水池垃圾桶,然後再吃垃圾桶中長大的魚蝦,於是千萬種有毒化學物(環境荷爾蒙)就經由食物鏈的生物濃度效應,進入人體而抵達胎兒的腦內肆虐,干擾了人體正常的性別意識形成荷爾蒙。
父母對於這種人類集體共同惡業,除了坦然接受,別無他途,若橫加阻止,恐怕除了搞壞親子關係,也絕對不可能改變由胚胎、胎兒時期就定型的性別認同。
H.過度溺愛型父母
如何才叫「不溺愛」是很難定義的,但可舉兩個例子來說明「溺愛」的例子。
有一母親帶過度肥胖的國中生來諮詢減重,作者告知想減重就必須減少甜食、澱粉的攝取,因為吃下太多太水化合物及澱粉,會轉換成葡萄糖,用不完的葡萄糖就會被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,造成肥胖。
媽媽明說他們全家都愛吃甜食,要做到少吃甜食及減糖(澱粉、碳水化合物)是很困難的,看看媽媽90多公斤的體重(超重30公斤),就知道兒子只是有樣學樣而已,這到底是「無知」抑或「溺愛」,就不易區分了。
有一位6歲快要上小學的小朋友還不會自己吃飯,需要人餵食,其實小孩並沒有神經方面的問題。不過由於父母親忙於工作,小孩都跟祖父母同住,祖父閒來無事,又疼小孩,一直主動餵小孩吃飯,因此小孩完全沒有養成自己動手吃東西的能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