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學症(refusal)也被稱為學校恐懼症(school phobia)。是一種無法適應學校環境的情緒障礙。
一、 拒學症的盛行率
拒學症的盛行率大約為百分之五左右,主要分佈在6-7歲、11-12歲、16-17三個年齡層。6-7歲為剛上小學,常因為跟父母分離焦慮而引發;11-12歲剛上國中,16-17歲上高中,都有可能因為對學校環境適應不良所引發。
二、拒學症的身心症狀
拒學童在面對要上學的時候,常會出現肌肉緊繃、呼吸不順暢、氣喘、噁心、嘔吐、頭暈、腹瀉、喉嚨、臉色蒼白、頭痛、胃痛以及昏厥等症狀。
三、抗拒上學的行為表現
學童先是口中說不想上學,繼之用行動反抗上學,如發牢騷、哭鬧、易怒等行為,有的甚至會直接逃家閒逛,或者佯裝去學校,但中途又折返回家。
四、拒學症學童的心理狀態
拒學童對上學校這件事有恐懼、焦慮感,甚至憂鬱。
五、拒學症的可能原因
1. 拒學童擔心成績差,進度跟不上,對學習表現不好感到強烈不安。
2. 受到同學的語言或行為霸凌排擠,導致視上學為畏途。
3. 受到教師責罵處罰、罰站,與老師同學相處不來,跟同學溝通不良。
4. 個人社會化程度低,不易融入團體,自信自尊低落,感覺被人忽視及缺乏存在感。
5. 無法認同學校氛圍,對上學這件事找不到認同感。
6. 有許多案例,都是發生在換了新導師之後,學童跟新老師不合所引起的。
7. 也曾見過智商(IQ)過高的學童,覺得在學堂上學不到新東西,因此心高氣傲地不想跟平庸的同學對話而不想上學,一般人的平均IQ為100,低於70者可領智障手冊,高於130就會讓人覺得很聰明,如果更高的話就算天才了。不過,歷史人物誌證明,超級天才的人生過得往往並不快樂。
六、拒學症的處理方法
1. 父母不可採用打罵等強迫方式逼其就範,因為可能會引發嚴重對抗對立後果。
2. 應尋求專業人士評估其智力,有無ADHD、ADD、強迫症(OCD)、學習障礙、自閉症傾向等,再行進一步處理。
3. 主動跟班導師懇談,嘗試找出原因並嘗試解決它。
4. 有不少父母,對拒學童改採在家自學,由父母或家教指導,並參與自學團體並定期聚會,讓在家自學童也有同儕交友機會。
5. 尋找小班小校體制外寄宿學校,如各類型的夏山學校(Summerhill school)等,唯一缺點是學費跟公立學校比較起來偏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